缺陷 | 原因 | 措施 |
未焊透 | 1、 坡口角度太小,钝边太厚。 2、 焊接速度太快。 3、 焊接电流太小。 4、 运条方法不当。 | 1、 加大坡口角度,减小钝边厚度,增加根部间隙。 2、 降低焊接速度。 3、 在不影响熔渣覆盖的前提下加大电流,短弧操作,使焊条保持近于垂直的角度。 4、 掌握正确的运条方法。 |
咬边 | 1、 焊接电流过大。 2、 运条方法不当。 3、 焊接速度过快。 4、 电弧太长。 5、 焊条选择不当。 | 1、 减小焊接电流。 2、 掌握正确的运条方法。 3、 降低焊接速度。 4、 短弧操作。 5、 根据焊接条件选择合适的焊条型号和直径。 |
焊瘤 | 1、 焊接电流过小。 2、 焊接速度太慢。 3、 电弧过大。 4、 运条方法不正确。 5、 焊条选择不当。 | 1、 调整合适焊接电流。 2、 加快焊接速度。 3、 短弧操作。 4、 正确掌握运条方法。 5、 根据焊接条件选择合适的焊条型号和直径。 |
焊缝外观不良 | 1、 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。 2、 焊接速度不当使熔渣覆盖不良。 3、 运条方法不当。 4、 焊接接头过热。 5、 焊条选择不当。 | 1、 调整合适电流。 2、 调整焊接速度。 3、 掌握正确运条方法。 4、 避免焊接过热。 5、 根据焊接条件,母材及板厚选择合适的焊条型号和直径。 |
夹渣 | 1、 前一层焊道的熔渣清理不净。 2、 焊接速度过慢,熔渣前淌。 3、 坡口角度过小。 4、 焊条角度和运条不当。 | 1、 仔细清理熔渣。 2、 稍微提高焊接电流,加快焊速。 3、 加大坡口角度,增加根部间隙。 4、 正确掌握运条方法。 |
气孔 | 1、 电流过大。 2、 电弧过长。 3、 焊接区表面有油、锈等污物。 4、 焊条过潮。 5、 焊接接头冷却速度过快。 6、 母材含硫过高。 7、 焊条选择不当。 8、 引弧方法不当。 | 1、 使用适当的电流。 2、 短弧操作。 3、 清理焊接区表面。 4、 焊前将焊条烘干。 5、 摆动、预热等,以降低冷却速度。 6、 使用低氢型焊条。 7、 选择气孔敏感性小的焊条。 8、 采用引弧板或用回弧法操作。 |
热裂纹 | 1、 接头刚度过大。 2、 母材含硫过高。 3、 根部间隙过大。 | 1、 采用低氢型焊条。 2、 使用含锰高的低氢焊条,使用含碳、硅、硫、磷低的焊条。 3、 保持合适的间隙,收弧时要把弧坑填满。 |
冷裂纹 | 1、 母材中含合金元素量高。 2、 接头刚度过大。 3、 接头冷却速度过快。 4、 焊条吸潮。 | 1、 预热,使用低氢焊条,使用碳当量低、韧性高、抗裂性好的焊条。 2、 预热,正确安排焊接顺序。 3、 进行预热和后热,控制层间温度,选择合适的焊接规范。 4、 焊前焊条烘干,选用难吸潮焊条或超低氢焊条。 |
烧穿 | 1、 坡口形状不良。 2、 焊接电流过大。 3、 焊接速度过慢。 4、 母材过热。 5、 电弧过长。 | 1、 减小根部间隙及加大钝边高度。 2、 使用较小的电流或选用电弧吹力小的焊条。 3、 适当加快焊接速度。 4、 避免接头过热。 5、 短弧操作。 |
变形 | 1、 焊接接头设计不当。 2、 接头下部过热。 3、 焊接速度过慢。 4、 焊接顺序不当。 5、 缺乏约束的条件。 | 1、 设计时预先考虑到接头的膨胀、收缩。 2、 使用小电流、选用熔深浅的焊条。 3、 适当加快焊接速度。 4、 正确安排焊接顺序。 5、 使用夹具等进行充分约束,但必须注意防止产生裂缝。 |
凹坑 | 1、 焊条吸潮。 2、 焊接区表面赃物太多。 3、 焊条过热发红。 4、 母材含硫过高。 5、 母材的碳、锰过高。 | 1、 焊前焊条烘干。 2、 清除表面油、锈、油漆等污物。 3、 使用小电流、避免焊条过热。 4、 使用低氢型焊条。 5、 使用碱度高的焊条。 |
飞溅 | 1、 电流过大。 2、 焊接时产生磁偏吹。 3、 碱性焊条错用正极性。 4、 焊条吸潮。 5、 电弧过大。 | 1、 使用合适的电流。 2、 尽量防止磁偏吹。 3、 改用反接(即焊条接正极)。 4、 焊前焊条烘干。 5、 用短弧施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