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典当地时间12月10日下午4点半,即北京时间12月10日晚上11点半,中国药学家,85岁的屠呦呦将在斯德哥尔摩,领取属于华人科学家的第一个诺贝尔生理医学奖。
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刚结束,小东就来和大家聊一聊有关屠呦呦和青蒿素的那些事。
青蒿素为何物?
青蒿素是来自一种菊科艾属植物的提取物,屠呦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,它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%.但这个抑制率十分不稳定,甚至在后续的实验中,抑制率显示只有12%-40%。对此屠呦呦猜测,低抑制率可能是提取物中有效成份浓度过低的原因造成的。于是她着手改进提取方法。通过翻阅古代文献,特别是东晋名医葛洪的著作《肘后备急方》中的“青蒿一握,以水二升渍,绞取汁,尽服之”,她意识到常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有效成分。
制取蒿甲醚,那些艰难的故事
当时的科研条件很差,实验室里,一个支架,上面搭一个木板,放上瓶瓶罐罐,就是一张桌子。他们坐在卡车的货仓里,去位于西山脚下车家壁的四车间上班,除了要在实验室里捣鼓瓶瓶罐罐,这几个人还要干体力活——将采购回来的青蒿晒干,磨成粉,以便溶解。他们还要去“押车”拉溶剂汽油,虽然溶剂汽油的沸点和燃点比普通汽油要高,但当时司机不敢一个人去拉。“他怕汽油烧起来,所以每次去拉的时候,我们都要增加一个人,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给他壮胆。”
青蒿素产生的巨大价值
除了人们熟知的抗疟作用以外,青蒿素是一个广谱的抗原虫药物,它对疟原虫、血吸虫等原虫类具有普遍的抑制效果。他曾把血吸虫放到含有青蒿素的试剂里,血吸虫最终被溶解殆尽。甚至,青蒿素类药品在兽药领域也有很大的潜能:“它对家禽里发病率最高的球虫病效果很不错,但目前还无法推广,如何防止产生赖药性,以及成本,都是问题。”这一切前景甚好,只是有待开发。
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
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,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,二者有机结合,优势互补,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。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,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。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,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,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。通过继承发扬,发掘提高,一定会有所发现,有所创新,从而造福人类。
东和作为MRO的综合服务商,文中所涉及的仪器,可登陆东和MRO工业品平台咨询。
整理:小东